|
|||
|
![]() |
![]() |
||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软玉硬玉 >> 查看帖子 |
| |
![]() |
|
|
|
昨日备份电脑,偶然发现这样一份资料,原文为精玉堂一位高手所做(原精玉堂的人看过这篇文章就知道是谁了,因为转载之故,此处带过。)看了一个下午,感慨良多,无以怀念,发此贴纪念。若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COLOR=red]www.jade.cc[/COLOR]],谢谢各位。 [B]闲话少说,正文开始。[/B] 说皮: 人说籽料辨别容易,有皮就是,有皮就好,但有几人会欣赏皮,有几人了解皮?皮是一种象征,就象人是直立行走的,但直立的有时会是猴子。我想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如何看皮,这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辨别籽料的依据就不能不谈。先看些照片吧。 这是一类,多人不了解的玉: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461172.jpg[/IMGA] 这种籽料,有很厚的皮,因为它的质地是玉和石的混合物,我叫它浆籽料,混合的很均匀,石质有,但玉质也有,按比例体现玉性。若没这漂亮的表面,便一文不值了。通常苞浆不会很好看,但因为红皮的缘故,即使不油亮也比较舒服。这是漂亮但不纯净的籽料,有人喜欢有人厌。 这是另外一种情况, 有干净的肉,有分明的浆,也有浆肉混合的地方,是个很奇怪的籽料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4756320.jpg[/IMGA] 这是个比较成功的例子。这里,你可看见设计者聪明,他把浆掏空,剩下干净的肉,这就料干净了,这是个人见人喜欢的蟾。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5110980.jpg[/IMGA] 这马大家都见过,皮较黑,厚,却是好皮,与上不同 这个皮就比较正宗了,厚实但不超过一毫米。这是长在料上的皮,是长期渗透的原因,要知道在和田,你拿块磁铁随地一丢,或在沙地里搅和一下,上面就会吸上很多的铁绣渣滓,那里出的铜矿是露天的,有时连一整坐山都是矿,各种金属到处都是,所以籽料躺在沙地里,就有很多的机会被金属氧化物所渗透,尤其是浆,有时全部被渗透,有时渗透后又被水冲磨走……淡了,又接触另一种金属出现另一种颜色。上面的皮就有人说是水银皮,黑的。大多皮是铁锈造成的,所以会红,三氧化二铁是红的,我个人认为上面的是四氧化三铁造成的。有个经验你把真的红皮放在很热的环境,如溶蜡中,红会变的很深,就象上面的颜色,但不建议这样实验,毕竟红皮籽料都是天价。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5335175.jpg[/IMGA] |
[ 这个贴子最后由隔壁老李在2005-3-15 11:35:50编辑过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这也是黑皮,很好的玉,光照下透、油!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5535941.jpg[/IMGA] 与其相比较,这是个仿古料,颗粒很粗大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4586892.jpg[/IMGA] 上面的料一点也不透明,闷啊,看它的样子就知道躺在土里有吸满了色,就象古玉,不过只是象,我见过古玉好玉质地,大多都在博物馆,民间则为何少好质地老玉呢?其实仿的料就是这种质地最理想,有很深的沁,呵呵,还没雕就出沁了。 这个籽料全是玉浆混合但不是溶化搅和均匀的那种。这种结合不太好理解。 这也是不错的皮: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3/14/152510.jpg[/imga] 这个籽料很白,大多地方细腻,但局部有少量花体现疏松,看这形状,辨证想想——有皮的地方是容易渗透的疏松之地,所以给流沙冲磨走了,细腻坚硬的地方则不容易被磨掉也不容易被渗透,就成了这形状且没皮。所以磨下去最深的地方皮色最深,因为疏松最好渗透吧。 弱点便容易被入侵:黑点集中的地方就是松的部分,这皮已经非常漂亮了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3/14/152641.jpg[/imga] 非常好的皮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3/14/152802.jpg[/imga] 这个籽料很细腻,且油,是少见的高级籽料,大块的皮让它身价高高在上,看这皮,熟熟的,还没打磨就觉得舒服,其实这是很长时间慢慢形成的渗透,象这种皮加这样油亮,你就知道这个好的很的料,这料产在和田河下游,下游出这种好籽料,(以和田市参照,上四十公里出大籽料,但质量不太好,下四十公里出小料,质量很好,就在和田出手把籽料,且非常少)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今天上传附件名额已满~无法继续上传了~明天继续。[em05]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007的贴子,绝对经典~先置顶了,等你续贴喔^^ |
[QUOTE][b]下面引用由[u]ssdlhyxs[/u]发表的内容:[/b] 007的贴子,绝对经典~先置顶了,等你续贴喔^^[/QUOTE] 哈哈,果然高手,明天继续,决不食言。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COLOR=blue][B]找到一个空间了,继续继续,免失连贯性。[/B][/COLOR] 带皮珍贵的籽料,看表面细细的毛孔,透光均匀,透亮皮,绝啊。老黄扬皮,很浓但不厚。上两个籽料打磨后就是透度理想的东西了。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54324593.jpg[/IMGA] 绝品!这就是那个百毒不侵的大料,金包银。这肉就是羊脂的,和白布都比不出它色了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550338.jpg[/IMGA] 来张皮特写,我常说好肉不长皮,就是因为很难渗透,结构致密,看她多薄的皮,可以渗透的物质拼命钻也就钻了这一薄层,透亮。没说的了。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5525566.jpg[/IMGA] 这样的料你会去雕吗?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037947.jpg[/IMGA] 这也是一罕见的皮最标准的枣红,就象干红枣 请大家不要奢望这类皮,再有钱你也找不着,这是奇迹。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1887.jpg[/IMGA]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看看皮的应用,举两点: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65160.jpg[/IMGA] 假皮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915973.jpg[/IMGA] 假皮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1151244.jpg[/IMGA] 这个是什么料呢?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1722135.jpg[/IMGA] 满箱的磨光料,还上了色,这是维族人的秘密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040514.jpg[/IMGA]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这是假皮:假皮比较肤浅,颜色较鲜艳.有裂缝的地方颜色深一些,其他地方相对淡些.假皮与真皮的分辨,要靠你多实践,多看,多问.光看书是不行的.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345217.jpg[/IMGA] 这是真皮: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433377.jpg[/IMGA] 网友: 请教一下,是不是籽料在一般情况下皮越薄色越浓的越好?谢谢。 ×××: 其实这皮,你用想象想就知道如何是好了,至于厚度,好的皮不超过一毫米,但只要透亮就不管了,颜色自然浓好。看玉最好用纯纯的审美看,但至于料上的皮呢,这是很依赖长期多次的经验的。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真假皮的鉴定,先看些真皮的特点:这是我的手串,可以看见上面的皮是有些厚度的,这个料不白,但非常细腻,通常细腻的料若有好皮的就不会很厚,现在各位看见的就是只有一个毫米左右。有的会更薄,但都有点厚度,且这不象由外到里的逐渐淡出的染色。其实这类皮就是沁!呵呵,第一次听说吧,知道有些沁为何好看了吧。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925322.jpg[/IMGA] 这是假皮的一种:由于假皮是用来骗你相信这是籽料的,所以这个看上去象籽料的家伙也非籽料。是磨光料,是在人工环境里制造出来的。看这假皮,非常失败,他把这个料放在吸满染料的海绵上面,逐渐上去的,首先这颜色就鲜艳,其次看上去很死(相对好真皮,唤做活皮)。还有这颜色明显是从左面爬到右面逐渐变淡,这是地心引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原来做色时,色浓的一边,就是左边是在下面泡在染料里的。 这类假皮,会掉,很容易掉,烫水中一泡就会慢慢下来些,但不会褪光,若做了雕件很快就会明显变淡。这假皮做在料的疏松部位,因为好渗透,前面说过,好肉不容易留皮的。就象好翡翠细腻得没弱点就不太会变色或被汗水沁入。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1722135.jpg[/IMGA]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这是比较多得,相对做得比较好得假皮,这类假皮明显都做在弱点之处,有不少是和田的山料(都是很青的),也有些新山料,非常白的(没用的很软,硬度6级甚至不到)。有的做在浆上,有的做在裂子里。都是枣红皮,因为这类皮用的原料和真皮一样是金属盐,所以不容易洗淡,但还是会变淡。至于怎么制作的我只好告诉大家,这个秘密只有维族人知道了,他们也决不会告诉我。靠做皮有些人发财了。你可知道枣红皮的厉害,呵呵!大家可看看磨光料就是这种了,全是磨光的(也叫滚筒料、滚料)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2040514.jpg[/IMGA] 这些是河磨料做的项链,我放大了,这类料苞浆非常漂亮,颜色非常美丽,不要当是和田玉啊,颜色没白的,只有清白或青的,大量沁,除此之外这个料现在被大量用于仿古,价钱也不是很便宜的。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3732630.jpg[/IMGA] 注意真皮的一些特点: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402351.jpg[/IMGA] 这料的上部皮浓处居然有点白浆,要知道籽料的形成不是想象的从山上下来就直接磨好被人找到,很多时间他被埋入土中,皮也就是在沙土中和金属氧化物常年的分子热运动形成的,也许成皮后又被冲入水中,反复冲洗。浆相对疏松,其中的皮的成份自然就比其他地方容易脱离籽料,形成现在的样子。呵呵,就算作假恐怕也要等好几辈人了。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假的确实比较刺眼,火光太盛。 看来着皮肉生意,学问还很大啊 |
![]()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
这可不是金包银啊这是真皮,真正的籽料,赌石啊。很便宜的,看这皮就感觉不是单纯形成的,浆啊,肉啊,全混和了,热水溶的淀粉加面粉然后搅拌冷却一样,然后形成皮,再冲掉,再形成……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444472.jpg[/IMGA] 这是个籽料雕,看见时我都傻了 :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4450760.jpg[/IMGA]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4522929.jpg[/IMGA] 这个雕是在市场玩时看见的,单看料质很细腻是籽料,但这上面的皮却很奇怪,有这么巧的事情,皮居然长在雕的上面毫无长皮的理由的地方,呵呵,光颜色就不对,大家好好想想吧 这个也有问题,很不容易看出来了:这个雕,是很不容易看出问题了,其实原来它是有皮的,现在——理由是巧雕,原因是加浓浓,大家可要防啊,时间一久会很丑——杂质显露,峥狞可怖。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492918.jpg[/IMGA] 这个俄料雕,为仿籽料,弄巧成拙,否则还不容易看出来假皮沁,太鲜艳,还留在表面些,很假。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502622.jpg[/IMGA] 要知道,真皮的形成非朝夕,所以最细小的裂子,都会努力钻到底 一但有列子上有皮,就基本都添到底,尤其细腻的料,很清楚,外面没什么皮,要有就只有钻在裂子里面才有机会渗透。外面一方面不容易渗透,另一方面,外面容易被水、沙磨掉。 [IMGA]http://www.cppcn.net/UploadFile/2005-3/2005314165033120.jpg[/IMGA] |
![]() 花看半开,酒须微醉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