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检索 电台

迷你方式显示论坛 RSS订阅此版新信息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软玉硬玉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讨论区 精华区 上篇 刷新 平板 下篇


 帖子主题: 软玉实战手册(二)
 
离线

布衣
职务 区版主
等级 大天使
财富 4
积分 5647
经验 140476
文章 5430
注册 04-07-23 14:24
发表 2005-06-26 18:57:38 人气:254

古玉微痕鉴定(三)

由第一观察点而来的启示
  
  
  第一观察点:(简述)距离起锯处二分之—,不见割锯工作留下的近似平行的细砂切割痕。
  上一帖已经解释:是由于麻绳向下做工的同时,有一部份解玉砂因为受力的作用,向侧面及上面游移;随着麻绳的反复运动,带动游移出去的解玉砂,随麻绳的运动而动,而产生对已切割面进行抛磨动作,因此,原生的解玉砂切割痕迹大部分都会消失了。
  
  我们看看文化期乃至商代的玉器,用裸眼不难发现在一些钻孔的启口处都呈现比较光洁的情况。其中道理,恐怕于第一观察点所解释的理由不无关系。如果有道理,那么藏友中某些文化期的钻孔在口沿附近处可以清晰地看出螺旋纹的现象,恐怕值得商榷的地方就多了。如果再结合螺旋纹微痕对比,怕更有利于鉴别了。
  
  对一些有价值的实验考古案例,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多,等,不如探索着去做。不能等着某图成功后直接对比己图的方法来学习。而是从某中规律性的现象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此为与众藏友共勉之情,绝无对谁之恶意。
(缺图)

[ 这个贴子最后由布衣在2005-6-26 20:39:58编辑过 ]   


淡薄人生 德玉相伴
相关帖子
软玉实战手册(二) (布衣,12144,2005-06-24 13:41:04)
    玩古玉最省钱的方式: (布衣,401,2005-06-24 13:44:53)
    谢谢布衣。 有一次从布老师那里学到... (滴水穿石,359,2005-06-24 14:55:23)
    嗯,不依的经验之谈。。。。。。。。。... (欣欣,475,2005-06-24 22:56:42)
    我几天晚上跟同事逛街兼逛珠宝店,看见了一... (红莲,393,2005-06-24 23:16:07)
    软玉识色 (布衣,386,2005-06-25 11:44:48)
    呵呵:)玩古玉是省钱,喜欢上玉就出血了! (籽籽玉,424,2005-06-26 00:31:48)
    不错的软玉书籍 (布衣,370,2005-06-26 10:48:48)
    玉是如何盘出来的--转摘 (布衣,386,2005-06-26 10:55:45)
    [QUOTE][b]下面引用由[u]布衣... (红莲,373,2005-06-26 17:05:38)
    [QUOTE][b]下面引用由[u]红莲... (印度神车,401,2005-06-26 17:28:04)
    古玉微痕鉴定--天涯的子平先生 (布衣,370,2005-06-26 18:49:4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4帖 此页12帖 每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