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湖畔水仙子

|
 静日生香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
|
 |
发表 2005-12-01 21:10:31 人气:661 
陈凯歌在影片中的确有意识地淡化了“同性恋”的原色,他强调的是程蝶衣作为戏中的虞姬对霸王的迷恋,是在京剧艺术这个“神秘领域”里的“性别置换”。一段长长的童年戏极有层次地演示了这个置换的过程。程蝶衣所迷恋的不是段小楼,而是艺术,是京戏里的霸王和虞姬。但“同性恋”的话题并没有因此而消解,只是它被分解为“可以理解的”、“人文的”:程蝶衣,和反历史而动的、腐朽的:张公公、袁四爷。
其实我们相信陈凯歌思想中的程蝶衣只是为艺术而活着,雌雄难辨是因为人戏不分。“艺术”成为“追求、理想、人生意义”的转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叙事的轴,而“同性恋”,本是用来作为“人性”的隐喻,但有时看来更像是演示历史和人生的一只道具。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陈凯歌会说,他自己就是程蝶衣。
见到过的对于该影片的“性别研究”,最犀利、最具颠覆能量的莫过于戴锦华的文章,她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指明陈凯歌设置的是“两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三角关系。她告知我们,作为导演的陈凯歌在影片中有着双重的性别认同:在段小楼身上表现出他的社会性认同,以男性中心主义的书写方式改写了李碧华的同性恋故事,投射出他对当代中国历史、政治命运的思考;在程蝶衣身上他倾注了更为个人化的认同,但是这一认同并不针对生活中的同性恋者的命运――
“程蝶衣的形象与命运正是一个面对西方文化之镜的东方艺术家的历史与文化命运的写照:一个男人,却在历史的镜城之中窥见了一个女性的形象。或许这正是后殖民文化的语境中,一个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最为深刻的悲哀与文化宿命。在世界文化语境中,一个新的权力与话语结构,规定了性别/种族的叙事及游戏规则。” (《〈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与镜中女》)
简言之,以后现代主义“性别研究”的方法作深层的解读,可以见出“电影作者”陈凯歌对程蝶衣的书写,折射了中国的电影人在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他者”身份,和随时可能被“女性化”的生存处境。
还见过一篇出自台湾的带有几分意气的文字,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患有“恐同症”,是以大陆的意识形态、京剧脸谱、文化符号掩盖了人性,因而不够深刻,不如原著小说。――这又是一种目光,是对民族、国家、性别问题的另一类关注。
“性别研究”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还能翻转出多少话题,展示出怎样的风景呢?
《霸王别姬》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文本,引领我们去感受世界,探究人生。
于是回到了话题的原点:是影片的丰富厚重触动了我们。它的美丽绚烂,它的精致恢宏。它植根中国、立足时代的文化反思,迷离动人又尖锐痛苦的人性探索。它深厚的人文关怀。
它令我们感叹三位“作者”的“三角”张力和各自精彩。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相关帖子 | |
陈凯歌在影片中的确有意识地淡化了“同... (静日生香,661,2005-12-01 21:10:31) | 四 因为张国荣 就像这篇文章... (静日生香,395,2005-12-01 21:11:19) | 忍不住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发... (岚,261,2005-12-03 01:40:45) | 偶的偶像张国荣 (缘来是遇,331,2005-12-03 15:21:13) | 好作品不多了呀. (fqrs,364,2005-12-08 16:14:42) | 俺不喜欢这么紧张的东东,俺宁可看笑片-_... (哥舒眉,560,2005-12-09 14:32:52) | 凱哥?算暸吧 (zagreb,282,2005-12-09 14:57:39) | [QUOTE][b]下面引用由[u]za... (红莲,419,2005-12-09 15:53:39) | 当爱已成往事看到这题目,让我想起... (欣欣,412,2005-12-12 08:31:57) | [QUOTE][b]下面引用由[u]欣欣... (龙哥,285,2005-12-12 12:47:00) | [QUOTE][b]下面引用由[u]龙哥... (静日生香,381,2005-12-12 12:49:53) |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静日... (龙哥,266,2005-12-12 12:58:55)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19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