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若 尘

|
 欣欣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法师 财富 14 积分 12651 经验 164625 文章 12090 注册 03-11-19 08:57
|
|
 |
发表 2004-10-26 14:35:16 人气:191 
再推荐一篇关于城内看黄叶地方的文章
京城的秋天属于黄叶,因为北京的主要绿化树种几乎都是落叶乔木——秋天会变黄落叶的品种。无论在四合院里,还是在钢筋水泥的大厦门外,四九城内俯仰皆是黄叶。那些关于故都的秋的描写并没在枫叶、黄栌上花什么笔墨,文人们让京城在秋天里素面朝天,这张面孔是金黄色的。所以说在看遍了稀罕的红叶之后,也不能忽略了身边的黄叶,忽略了真正属于京城秋天的色彩。尤其是来寻访北京秋天的游客,更可以徜徉在大马路、小胡同里尝试“黄叶一日游”。
南池子大街 看国槐飘落的姿态
槐树与银杏不同,叶片随着变黄而枯萎落下,欣赏槐树黄叶不在于其树梢的静态而在于其飘落的动态。作为市树的国槐是京城最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许多胡同里都能零星看到百年老国槐的身影。但集中地感受国槐带来的秋意,还是要去南池子大街——这条京城最具代表性的林阴道种满了国槐。这些树冠庞大的植物,枝杈交错,为夏天的北京搭出了最惬意的一片浓荫,深秋之后浓荫飘散,漫天黄叶轻舞,也为秋日京城添了一处美景。
什刹海 踩杨树叶听音
秋天杨树的叶子半黄半绿的时候就已经落了,无风的日子里,宽大的叶片只转几个身就落在柏油马路上。杨树的黄叶似乎只有在落地之后才会引人注意,颜色虽不值得称道,但踩在脚下清脆的破裂声音,以及随之散发出来的秋天的气息,却让人回味。说起杨树,北京人总难忘改造前的白颐路,其实种在后海边上的高大杨树一样能让人听到秋的声音闻到秋的气息更有一池秋水陪衬。
除了后海之外,还有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里的白杨,乘车经过平安大道,就能看到它们从灰色的院墙中探出的枝杈。
国家图书馆 赏银杏淡妆浓抹
银杏被广泛用作京城的绿化树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已经成为京城秋色标志之一的三里河路上的银杏树林不过几十年历史。银杏之美,在某种程度上和西湖之美有相似之处,成林的算是浓妆,一棵两棵算是淡妆,淡妆浓抹各有动人之处。
白颐路上的国家图书馆里就有两棵百年以上的高大银杏树,长在一片草坪上,每年十月底的时候,满树的黄叶随风飞舞,落在树下读书人的书页间,循着巨大的树冠,望树顶接触到的蓝天,发现树叶无限高大,蓝天也无限深远金黄色和天蓝色的经典搭配让人想起一些神圣的建筑,比如说天坛。这顶天立地的银杏树就像是自然为秋天建起的一座辉煌的纪念碑。
备选线路:除了国家图书馆和三里河路之外,看银杏黄叶的地点还很多,像车公庄大道,从官园桥到甘家口路段,快行线和自行车道之间种了银杏树;像香山卧佛寺的寺院中也有两棵树龄长达几百年的古银杏树。
西山脚下黄叶村 秋草烘托萧瑟古意
曹雪芹描绘大观园的地点是一个充满了秋韵的地方——西山脚下的黄叶村。过去的黄叶村里有很多枣树,枣树叶入秋以后会逐渐变黄,村子也由此而得名。面对黄叶落下所产生的悲剧美,文人难免对生命进行一番形而上的深刻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讲,黄叶村的确是酝酿《红楼梦》的好地方。
如今,植物园里的黄叶村已经被改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当年的枣树多半无存,只剩下院门前的老槐树。入秋以后,纪念馆后山坡上的草坪有些干枯,山坡上的碉楼本来就是棕色岩石砌成的,在灌木和秋草的衬托下更显出萧瑟的古意。当然大片的草坪让这里的秋色有别于“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磬一声黄叶村”的京郊秋景,而是略带一点儿欧陆风情。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相关帖子 | |
[转帖]金秋京城赏叶 (欣欣,2916,2004-10-26 14:33:16) |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景区... (欣欣,202,2004-10-26 14:33:38) | 再推荐一篇关于城内看黄叶地方的文章 (欣欣,191,2004-10-26 14:35:16) | 楼主你在哪?在北京吗?等我去北京玩就麻烦... (静日生香,189,2004-10-26 14:39:05) | 还有钓鱼台东门的银杏;十三陵(蟒山)看红... (七月飞雪,167,2004-10-26 15:24:27) | 如果有图看那就更好了! (水手,182,2004-10-27 12:45:45) | 有图,不过今天到限了,传不上来,明天吧! (欣欣,197,2004-10-27 14:01:20) | [img]../images/fil... (欣欣,181,2004-10-28 13:50:56) | 我们这里也好多树叶,不过没人扫的![em... (浴熟淋疯,144,2004-10-28 17:48:30) |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浴熟... (静日生香,158,2004-10-30 22:56: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