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若 尘

|
 欣欣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法师 财富 14 积分 12651 经验 164625 文章 12090 注册 03-11-19 08:57
|
|
 |
发表 2005-05-26 08:29:05 人气:4504 
[转帖]古瓷器烧造工艺特点名词解释
三足支钉
解释
垫具的一种。使用时三足向下,托面朝上,以便上面放碗、盘等坯件。这种窑具由于自重小,可以多层叠装;但由于重量往往集中在三足尖上,会使足陷件的底部,留下深深的支钉痕。这种垫具三国时比较流行。
三角形窑具
解释
南朝时的一种窑具,用扁平形的泥条,中间作“Y”岔开;前端再转折成直角,作为支点。轻巧、省料,但由于负重力小,坯件装烧不多。
不(音敦)子
解释
用瓷石料制瓷,必须将开采来的瓷石用水碓舂细成粉末,再经过淘洗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称之为“石子”或“白不子”。是瓷石制成砖状后的专用名词,中外陶瓷文献上一致的称谓。
支圈
解释
支圈窑具始创于宋代定窑,其白度为漏斗形匣钵的五分之一。用支圈窑具烧一窑瓷,无论是燃料、时间、产量要比使用漏斗形匣钵增加五倍。为其它瓷窑所仿效。
支钉迭烧
解释
用高岭土捏成“支钉”,粘于碗盘的圈足边沿,每件9~12颗,然后把瓷坯放在垫柱上,再把粘有支钉的坯件一个个迭起来,组成一柱入窑焙烧,这种方法称支钉迭烧。
支圈迭烧
解释
宋代的一种烧造方法。其方法是以泥饼为底,再把瓷泥作成一个断面呈“L”形的圈,套在碗的芒口上;再把碗坯与圈翻过来,覆放在泥饼上。这样一圈一碗的跟着覆盖,然而将圆心下凹的耐火泥饼覆盖在最后一圈上,形成上下一致的圆柱体,迭装入窑,这种方法叫支圈迭烧。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相关帖子 | |
[转帖]古瓷器烧造工艺特点名词解释 (欣欣,4504,2005-05-26 08:29:05) | 长石 解释是陶瓷生产中一... (欣欣,496,2005-05-26 08:29:26) | 石英 解释是一种硅酸盐工... (欣欣,432,2005-05-26 08:29:50) | 托珠 解释在坯件之间放几... (欣欣,375,2005-05-26 08:30:49) | 匣钵 解释置放坯体的窑具... (欣欣,365,2005-05-26 08:31:39) | 坯 解释胎在末烧之前称“... (欣欣,415,2005-05-26 08:32:08) | 齿形窑具 解释 这种窑... (欣欣,445,2005-05-26 08:32:36) | 挖足 解释 将拉坯时留... (欣欣,496,2005-05-26 08:33:00) | 胎 解释 在尚未涂施釉... (欣欣,229,2005-05-26 08:33:24) | 莫来石 解释 因在苏格... (欣欣,323,2005-05-26 08:33:48) | 高岭土 解释 制瓷原料... (欣欣,235,2005-05-26 08:34:13) | 窑棒露烧 解释 这种烧... (欣欣,378,2005-05-26 08:34:39)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16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