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检索 电台

迷你方式显示论坛 RSS订阅此版新信息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晓露青晖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讨论区 精华区 上篇 刷新 平板 下篇


 帖子主题: [转帖]食具
 
头衔 湖畔水仙子

美女,离线

静日生香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发表 2005-10-29 22:52:23 人气:1854

古代炊食具:灰陶单耳鬲
    [img]http://www.qiwa.net/yswh/UploadFiles/200452775349121.jpg[/IMG]
    年代:  新石器时代  
  规格:  高23.3厘米 口径12.5厘米  
  收藏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质地类型:  陶器  

  鬲--空袋足饮具的典型最早的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青铜鬲出现之前,陶鬲一直是主要的炊器,鬲的外形似鼎,但三足内空,目的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它的主要用途是煮粥、制羹和烧水,与甑、甗类蒸食器有所不同。在制作陶鬲时,一般要在粘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蚌粉或谷壳,以便在煮食过程中能承受高温并保存热量。
  西部情怀出自长安县阿底村的这件陶鬲,胎料中加有大量的粗砂,其造型与装饰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而与河南、山东龙山文化的陶鬲迥异。颀长的颈与尖袋状足构成了主体线条,颈口的外敞与足尖的内收首尾呼应,使这一主体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口沿处的一周锯齿装饰及宽条形把手更是强化了生动的气氛,以颈部的光洁反衬布满足部的粗绳纹,让人感受到了西部的豪放情怀。细观其装饰,粗绳纹自足根向上呈放射状扩散,恰似一团熔熔之火舔舐,口沿的一周三角纹此时似乎已幻化成呼应火舌的缕缕飘香,使人不禁向往着正在烹煮的美味……
  粗绳纹具有增加受热面积的功效绳纹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中广为流行,它是在制作陶器时将绳索缠附在拍子上而拍打出来的。陶鬲上的粗绳纹也具有增加受热面积的功效,实用与装饰并存。
  客省庄文化的物证客省庄文化首先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是分布于渭河流域的一支地域性文化,时代与中原龙山文化相当,空三足类炊食具的发达是这一文化的典型特征,此处介绍的这件陶鬲就是客省庄文化陶器的代表作品。当时鬲类炊具的使用是先在房内挖一圆形小坑成为土灶,然后将鬲的三足支在小坑上,或径直将鬲置于平地而烧火。客省庄文化的房内已有壁炉和空穴,用于取暖、烧饭和储存食物。这一文化的居民还普遍信奉占卜,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用于占卜的羊肩胛骨。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相关帖子
    古代炊食具:灰陶单耳鬲 [im... (静日生香,1854,2005-10-29 22:52:23)
    古代炊食具:夹砂红陶甗 [im... (静日生香,1342,2005-10-29 22:54:19)
    古代炊食具:灰陶鸟形鬶 [im... (静日生香,2140,2005-10-29 22:55:40)
    古代炊食具:夹砂褐陶鏊 [im... (静日生香,2292,2005-10-29 22:57:13)
    古代贮藏具:青瓷双系盘口壶 [... (静日生香,1868,2005-10-29 23:25:23)
    古代贮藏具:白地黑花瓷罐 [i... (静日生香,968,2005-10-29 23:27:12)
    古代贮藏具:青瓷罐 [img]... (静日生香,1483,2005-10-29 23:28:45)
    古代贮藏具:褐红釉加彩壶 [i... (静日生香,1381,2005-10-29 23:32:46)
    古代贮藏具:印纹硬陶罐 [im... (静日生香,1867,2005-10-29 23:36:04)
    古代贮藏具:彩绘陶罐 [img... (静日生香,2671,2005-10-29 23:37:54)
    古代贮藏具:彩陶壶 [img]... (静日生香,2530,2005-10-29 23:39:46)
    古代贮藏具:红陶折肩壶 [im... (静日生香,2622,2005-10-29 23:42:09)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113帖 此页12帖 每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