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招链接 
◇ 电邮我们 
◇ 查万年历 
 玉网首页 玉器目录 翡翠精品 翡翠常识 业内动态 公司简介 在线邮件 翡翠论坛
 

[东方时空]“十一”特别节目:穿过沙漠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03日 11:07)

观看视频内容


  上集回顾:中原古玉的源头就在巍巍昆仑山,几千年的采玉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采玉人的遗骸,中原人刻在岩石上的遗言,给我们的探寻抛下团团疑云。

第三集 穿过沙漠

  完成了和田玉的探源考察,我们《玉石之路》考察队从昆仑山下来,再一次来到和田。古代的玉是从这里运向中原的,但是,在千山万水之间,通向中原的路径到底在哪里呢?人们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最直接和简单的推论,那就是我们已知的丝绸之路,会不会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在它成为丝绸之路以前,就已经是西部的玉石运往东方的通道了呢?

  让我们先看一看丝绸之路行进的路线:它顺着昆仑山北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往且末、若羌到达敦煌,然后从河西走廊进入中原。这条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新疆南路。

  那么在丝绸之路之前的1000年,这条路线是否有可能存在呢?

  有关专家提出了明确的否定意见:

  (采访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良伟)

  公元前八世纪以前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这条道路

  它是不通的

  不通的主要原因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就是西域这个时期的国家的

  或者说这个地域性的

  这种政权没有形成

  所以说在这个基础上

  沿线没有相应的供给点

  从民族的发展情况来看

  在这个时期

  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

  这个时期当地没有农业民族

  那么以农业民族为中西交通主体的

  这么一种丝绸之路的交通方式

  还没有形成

  所以说丝绸之路可能是不通的

  根据专家的分析,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将近3000年前,河西走廊还不具备沟通中西交通的条件,著名的丝绸之路,那时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说,3000年前,和田美玉是沿着一条还不为我们所知的路线运送到中原的,这意味我们这次对玉石之路的追寻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在确定这条未知道路的方向之前,专家们详细研究了几本古书中的记载,力图从中寻找到关于古玉石之路的蛛丝马迹。那部历史奇书《穆天子传》就记载了穆天子西巡的路线。

  书中相关的地名是这样记述的:

  这些古代地名在今天仍就能够找到相应的位置。当时西周的都城在丰镐,就是今天的洛阳。穆天子从那里出发向北到漳水,漳水就是今天流经河南安阳北面的漳河。他之后到了滹沱。也就是今天流经石家庄一带的滹沱河。而"隃之关登"指的是他登上了山西境内的雁门关。出雁门关后就到了阳纡之山,那就是今天内蒙古境内的包头。流沙是今天居延海一带的戈壁。文山是今天新疆境内的哈密。长沙之山是指天山的焉耆一带。"黑水之上"指的就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根据书中记载,他还到"昆仑之丘,群玉之山,取玉三乘,载玉万只。"《穆天子传》为我们勾画出一条东西交通最古老的路线。

  对于中原古玉来源的记载,除《穆天子传》外,还有《山海经》《管子》等几部古书也有涉及。其中《管子》中就提到:"玉起于俞氏之边山"。专家考证:"俞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月氏"。

  "月氏"是商代到汉代也就是距今两三千年以前,活跃在新疆北部的游牧民族。国力强盛时,他们的势力一直达到今天的河西走廊。汉代之后,另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在北方兴起,打败了月氏。此后,月氏的后裔远迁至葱岭以西,即今天的中亚地区。

  月氏人当时活动的范围在今天新疆的东北部、内蒙古、甘肃,最东可达山西北部一带。至于《管子》中所说的产玉的"边山",根据地理环境推测,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阿尔泰山。不过,整个阿尔泰地区,都没有早期出产玉石的记载。专家研究的结论是,古代新疆的美玉产于和田而不是阿尔泰,玉产于边山的说法应该是个误会。但是,人们之所以把月氏民族与玉石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玉石的确是月氏人带来的。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月氏人并不采玉,但是他们把玉石从更远的地方运了过来。用今天的话说,月氏人是输送玉石的中间商。因此,月氏人活动的范围与玉石之路应当是密切相关的。

  (采访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林梅村)

  玉起于月氏之边山

  实际上这个昆山之玉的输入中原

  是跟月氏人是有关的

  当时他不光是控制

  阿尔泰山这一带

  他还控制塔里木盆地

  你比如说八十年代在和田

  和田叫洛浦县山普拉

  发掘了一批早期的

  相当于战国到东汉吧

  这个时期的墓葬

  这里面出了大量的毛织物

  而这些毛织物上面

  都是一些大角鹿

  他还殉葬马

  因为马这种东西

  都是跟北方草原

  游牧民族有关的东西

  草原民族把这些毛织物

  输出到和田

  他拿什么东西来跟人家换呢

  那恐怕就是

  后来我们在中原发现的这些玉

  输出的方向主要是东方

  周穆王西征的传说和史实,《管子》书中对月氏人与边山玉的关系的记载,让考察队确信,从3000年前开始,应有一条路,从和田北上穿过沙漠,穿越天山,再由大草原一路东行,从雁门关进入中原。这是一条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十分陌生的路,它路途是如此遥远,要通过的地区,地形地貌都极其凶险,连现代人都视为畏途,古人能够跨越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也是为了响应古人的挑战,考察队决定北上,进入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去寻找那条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古道。

  据专家考证,古人确定交通路线大多是依山水地势而定,在只有马和骆驼做交通工具的年代,他们选择的路线一定是有水草,并且地势适宜行走的地方。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开始搜寻下一步的考察路线。

  从和田一带向外只有两条河…一条和田河,一条克里雅河,古人会不会在上游采了玉石继续沿河而行呢?

  据史书记载,和田河和克利雅河是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内河,最终都能流入塔里木河。这两条河当年可是洪流滚滚,气势磅礴。尤其是克里雅河,与和田河相比,河道基本上没有变迁,两岸分布着古代遗迹。并且这条河边至今还有人生活,这些都是考察古玉石之路的重要线索。

  为了证明古代玉石之路穿越沙漠的可能性,考察队沿克利雅河向沙漠深处进发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克里雅河只是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条内河,其实在古代,克里雅河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条大河,河道宽阔,水量丰富,我们沿途寻找着昔日的大河景象。

  四小时后,汽车爬上一座沙坡,一条水流冲刷过的巨大痕迹分外醒目。这条痕迹远远高于现在的河道,当年克里雅河的丰沛水量可想而知。

  (采访新疆地质勘测大队和田地质队总工程师 王家兴)

  那是一次比较大的洪水形成的

  你看那个层不是一层了

  一层 二层 三层

  我们看到的有三层

  那么就是有三次比较大的洪水

  我们站的位置

  和我们看到那个留下的标记

  大概落差有个五米左右

  跟气候变暖

  水量逐渐变少有关系

  这个冰川逐渐融化

  那么昆仑山

  就是它源头的冰川

  随着几百万年以后

  它就逐渐减少了

  与生态逐渐恶化也有关系

  (现场同期声)

  我们在沙包处救援

  加油 加油 加油

  上来了

  向沙漠深处行进,沙丘越来越大,这是沙漠的典型景观。 又经过近十个小时的沙漠之旅,小片的绿洲开始接连出现。在古代穿越沙漠的交通线上,绿洲是非常重要的补给站。可以说如果没有绿洲就无法形成交通线。再向前走,克里雅河下游最大的一片绿洲出现在眼前。这里叫大河沿,是沙漠里人烟最稠密的地方。

  所谓人烟稠密,是指有五六户维族人家聚居于此。方圆几百里内,还零星分散着200多户人家。

  这里的行政建制是大河沿乡,据说也是全国最大的乡,南北长200多公里。因为地处沙漠深处,交通闭塞,大河沿的居民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沙漠。

  大河沿的民居不是土坯房。人们用胡杨树枝扎成围墙,上面不糊泥土,从里面看,阳光点点洒入,好像晒葡萄的棚架。沙漠里常年高温,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通风降温,住起来很舒适。

  乡政府就在这里。乡长不是本地人,他从别处被派来。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工作,排解寂寞是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乡长同期声)

  我寂寞的时候嘛

  就凑合着拨上一下

  尽管只有几户人家,但作为乡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又是乡政府所在地,也算得上这个乡的政治经济中心了。在这里,处处体现出来交流的色彩。比如,在这家小商店里,最畅销的商品是来自上海的大白兔奶糖,而商店的老板也不是本地人,他是从昆仑山下的于田县城过来的。

  (采访小卖店老板)

  她家就在这吗

  她是做生意来的

  (于田)县上来的

  你一个人过来的

  还是一家人都在这儿

  她们一家人

  夫妻两口子 还有娃娃

  跑这儿做生意

  这儿生意好做吗

  一般

  你这些货

  都是从县里拉过来的是吗

  从于田拉过来的

  为什么不在于田开个小商店

  非要在这么远的地方开一个

  在这里习惯了

  开小卖店的这对小夫妻,对我们理解古代商人的心理不无启迪。只要有利可图,即使远在天边,也会有商人的足迹。商人为利益所驱动,成为最能跋涉,最能吃苦的人。我们又何必怀疑古代的玉石商人曾在这里驻足呢?

  当晚,考察队就住在了大河沿乡。

  次日清晨,平日寂静的大河沿变得空前热闹。许多人聚集在克里雅河畔修筑河堤。

  大河沿的位置是在克里雅河中下游。在它以南,克里雅河还是一条完整的河道,到了大河沿,由于环境的变化,水量减少,河床开始变得散漫起来,形成了许多小枝杈。这些枝杈四处漫溢,最后消失在茫茫沙漠中。但是下游的古河道中还有绿洲,为了保护这些绿洲,大河沿人要筑坝堵水,让散漫的河水收拢,继续留到下游去。乡长说,参加劳动者占全乡人口的六分之一。由于彼此相距太远,劳动的通知需要提前半个月发出。

  (采访大河沿乡农民)

  你是步行过来的吗

  步行过来的

  不停地走了三天

  中间就是随便找个地方住

  然后就吃点馕 是吗

  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如果碰到房子

  他脑子里也考虑着呢

  我今天走到哪个地方

  有房子就住到哪儿

  一般是这样 不住外面

  看着大河沿乡的农民为了保护克里雅古河道的绿洲而筑坝堵水,我们不禁陷入沉思和遐想。克里雅河,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人的母亲河,而沿河的绿洲,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古代的克里雅河远比今天水量充沛,河道宽阔,它滋润浇灌的绿洲也远比今天更大而且更多。可以想见,在古代,这里方圆数百公里的绿洲可能连成一片,在这片绿洲上生息的人口也许比现在更为稠密。有这样的绿洲在沙漠中间作为歇脚和补充给养的中转地,对于那些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商旅来说,穿越沙漠或者还是一次十分惬意的旅行呢!

  大河沿东40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古遗址,叫喀拉墩,由于风沙的作用,喀拉敦古城在沙漠中,时隐时现,神秘莫测。一向以来令无数考古专家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在沙漠中存在这样一个城池,它是做什么用的?而如果从玉石之路的角度来考虑,这个疑问将迎刃而解。可以说,这座古城的存在,将是古代玉石之路存在的有力佐证。为了在茫茫沙漠中找到喀拉墩,考察队在大河沿征集了15峰骆驼。

下一页


玉网首页】  【玉器目录】  【翡翠精品】  【翡翠常识】  【翡翠论坛】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2003-2013, Jade.cc. All rights reserved. 玉网 版权所有